日前,明代著名三尚書之一的惠州人葉夢熊墓在惠州西湖邊被重新尋出,惠州市有關部門在制定西湖規(guī)劃中,已有了修復葉夢熊墓的具體規(guī)劃。
明代著名三尚書之一
葉夢熊,生于明嘉靖十年(1531),卒于明萬歷二十五年(1597),明代惠州府城萬石坊(今屬惠城區(qū)舊城)人。嘉靖四十四年(1565年)進士,當過福清縣令、山西道監(jiān)察御史、山東布政使、陜西巡撫等,最后,因戰(zhàn)功升為左都御史,兼兵部左侍郎,曾為太子少保,太子太保,晉升兵部尚書,轉南京工部尚書,是明代著名的三尚書之一。葉夢熊初以文官入道,當縣令時,即以廉能著稱;后半生則以武將的輝煌功績載入《明史》,被視為民族英雄。葉夢熊稱病五次請辭獲歸后,在惠州建回龍寺,其妻廖氏出資助建三臺塔(文星塔)。賜葬于西湖之菱湖畔的游龍山(也稱猶龍山,因其曾為太子太保又名太保山,在今惠州市第二人民醫(yī)院)。葉夢熊墓是惠州最有影響的古跡之一。
古墓尚未被發(fā)現(xiàn)?
為什么這么有名的古墓現(xiàn)在又引起社會關注?原來這個大墓在“文革”中曾被毀去,雖然墓山尚在,但普通人一般無法找到了,墓地上雜草叢生,墓形都看不到了。據(jù)上世紀40年代張友仁編著的《惠州西湖志》就記載:“宮保尚書葉夢熊夫婦墓在西湖猶龍山……今存。墓道豐碑屹立,翁仲羊馬巍然?!备母镩_放后出版的《惠州西湖新志》載:“新中國成立后,該墓基本保持完好,‘文革’中遭到破壞,墓碑及四對石像大部分遺失或殘缺不存?!庇浾邚?987年出版的《惠州文物志》中了解到,1982年全市文物普查時,惠州市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已經找到了這個墓地,并立石碑保護。然而近年來,由于缺乏宣傳,再加上附近單位對文物保護不夠,以至于外人多不知古墓就在眼前。葉夢熊墓“默默無聞”,葉氏后人也誤以為古墓尚未被發(fā)現(xiàn)。
墓地上雜草比人高
據(jù)葉氏后人葉偉生說,他這幾年多次到太保山進行實地察看,并向葉夢熊的直系后裔葉霖剛及惠州市第二人民醫(yī)院的老職工進行了解,由于山上一片荒草,原墓地地貌變化很大,加上這座山上曾有葉氏家冢50多座,要找到確切的位置實在不易。最近才在葉夢熊的玄孫葉蓮貴的金埕附近發(fā)現(xiàn)一座更大的墓地。根據(jù)葉霖剛的辨認以及惠州市博物館工作人員的察看,認定這就是葉夢熊的古墓。
記者昨天來到惠州市第二人民醫(yī)院后山,就在距山下數(shù)十米的一個大平臺上看到了被挖開一角的古墓。只見地面下深約兩米的地方,墓堂和墓穴的一角以及花紋等都清晰可辨。從現(xiàn)狀看,當年墓地的面積至少有2000多平方米,但僅存小小一個土堆,而且雜草比人還高,一眼望去實難發(fā)現(xiàn)。葉偉生手寫豎立了一塊簡易的墓碑,后面隨便插塊木板寫著“重點文物保護”幾字。在市第二人民醫(yī)院的籃球場和菱湖邊的一塊草地上有幾條石柱,據(jù)說這正是當年古墓旁邊的旗桿,被拋棄在這里已經有好長一段時間了。
原古墓照片可能搞錯
記者來到惠州市博物館,看到這里展出的葉夢熊墓照片,居然是一個很普通的小墓。博物館人員說當年展出時也有人懷疑這照片可能搞錯了,因為記載說葉夢熊“墓前砌有神道,神道聳立著高大的牌坊;兩側佇立著四對石像:馬、牛、羊、翁仲等石雕。氣勢非凡”等,葉夢熊的墓應該不是這個樣子的。
惠州市博物館專家日前已經前往太保山實地勘察,初步認定這就是葉夢熊的古墓。目前正制定的西湖規(guī)劃中,已有利用修復葉夢熊古墓加快惠州人文景觀旅游的具體規(guī)劃。
(信息來源:廣州日報 文/圖記者秦仲陽、通訊員鐘雪平)
注:凡注明“中藝網”字樣的視頻、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,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“中藝網”水印,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“中藝網”,否則本網站將依據(jù)《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