罕見國寶級《草書平安帖》亮相嘉德秋拍
王羲之和愛他的帝王們
在中國書法史上,就影響力而言,絕對無人能與王羲之比肩。這位被后世尊為“書圣”的東晉大書法家,幾千年來一直都是帝王將相和文人墨客心慕手追的對象。正是“最愛”他的唐太宗以“一字千金”遍搜天下之后又以其作品陪葬,使得后世再無得見“大王”真跡的機會。
目前,世界各大博物館所藏的“王羲之”其實都是高古(唐宋為主)的精摹本,即便是高古摹本,存世的數(shù)量也只不過十幾件,最為著名的有臺北故宮的鎮(zhèn)館之寶《快雪時晴帖》、流失日本的《喪亂帖》等。
現(xiàn)在,又一件流傳于世的“王羲之”將出現(xiàn)在拍賣場上,王羲之的《草書平安帖》將在下月舉行的中國嘉德2010秋季拍賣會上舉槌。
今年春拍,黃庭堅的《砥柱銘》剛剛以令人瞠目的4.368億元天價成為最貴的中國藝術(shù)品,這不禁讓人們對自古就“一字千金”的王羲之名帖充滿了遐想??梢钥隙ǖ氖牵蛔纸^不止“千金”。
摹本為何也珍貴
近日,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對外透露,在即將于11月中旬舉行的中國嘉德2010秋季拍賣會中,書圣王羲之的作品《草書平安帖》將作為最為重量級的拍品現(xiàn)身?!皯?yīng)該說《草書平安帖》是迄今為止可知的,民間流傳的最好的王羲之高古摹本,是名副其實的民間國寶。”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副總裁兼中國書畫部總經(jīng)理胡妍妍告訴《中國經(jīng)濟周刊》。
“十幾年前,我就聽行業(yè)內(nèi)的前輩說過,可能還有一件王羲之高古摹本流傳于世,但是沒想到這么多年之后,它竟然會在市場上出現(xiàn),還竟然被我們遇到,真是幸運到不敢想象?!焙B續(xù)說了好幾遍“非常幸運,幸運到無法用語言來形容”。其實,作為國內(nèi)最早培育書法拍賣市場的幾人之一,胡妍妍見過國寶級珍品無數(shù),但是這件傳說中的“王羲之”,還是讓她興奮不已。
至于這件《草書平安帖》的年代,胡妍妍表示,歷史上留下過多位博學(xué)雅士品鑒的結(jié)果,比較主流的觀點綜合起來有三種:一是明代文嘉、孫鑛、吳其貞,清代顧復(fù)、安歧認為是唐代;二是明代王世懋和現(xiàn)代的徐邦達,認為是宋代;三是曾經(jīng)收藏過此帖的明代文徵明和清代乾隆皇帝都認為其是王羲之真跡。
“到目前為止,雖然我們還沒有證據(jù)可以確斷《草書平安帖》的確切年代,但是,它絕不晚于宋代則是可以肯定的。”胡妍妍說,“自宋代以來,這件《草書平安帖》就有著錄記載,盡管已經(jīng)流傳千年,但是這幅作品傳承有序,極其難得,不僅著錄于《石渠寶笈·續(xù)編》,而且還經(jīng)乾隆皇帝御題兩次,并歷經(jīng)多位收藏家收藏。臺北故宮存有一件《行書平安帖》,與此件可稱為姊妹篇。”
據(jù)胡妍妍介紹,我國古時候書法的復(fù)制法主要有四種,即響搨、臨寫、拓本(石刻)及刻本(木刻),其中以響搨最接近原作。所謂響搨,也稱雙鉤廓填或雙鉤填墨。此次拍賣的《草書平安帖》就是雙鉤填墨的高古搨本。
雙鉤填墨的技術(shù)始于唐朝,主要是宮廷用作為一些重要的藏品保存副本,也有記載皇帝會命人制作一些珍貴藏品的副本賞賜給大臣。雙鉤填墨非常耗時耗工,不僅技術(shù)要求很高,失敗率也很高,所以非一般百姓能夠進行,只在皇宮中才有。其方法主要是將原作向光放置,如貼在窗戶上,然后用很薄的油紙(不透墨,防止污損原作)覆蓋在原作上將其摹搨下來,然后再以油紙作為中介,轉(zhuǎn)搨到普通的紙上。
而臨寫是指直接照原作臨摹下來,它不如雙鉤填墨忠實原作,但氣韻會比較流暢。拓本和刻本則是指將原作鉤摹下來之后,再轉(zhuǎn)刻到石頭或木頭上,再印刷出來。
“前兩種復(fù)制方式復(fù)制出來的都是墨跡本,白底黑字;后兩種則是印刷本,黑底白字。”胡妍妍介紹說。
“日本有兩件王羲之的雙鉤填墨的高古摹本,所以他們專門做了這方面的研究,他們把作品放得非常大,之后就可以看到其中非常細小的筆觸,有的比頭發(fā)絲還要細。正是因為是這樣一點點描出來的,所以書法中有很多飛白和藕斷絲連,雙鉤填墨都可以表現(xiàn)出來。它并不是我們想象的仿制品、贗品,它完全是古人的一種再創(chuàng)作,所以自古雙鉤填墨就有‘下真跡一等’的贊譽。”胡妍妍說。
帝王最愛王羲之
王羲之的作品歷代都被人珍視,在古代就已經(jīng)價值連城,其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崇高地位與歷代帝王的推崇也有很大關(guān)系。甚至可以說,王羲之是因為歷代帝王們的推崇,才有了任何書法家都沒能擁有的“正宗”地位。
最初重視王羲之的皇帝是南朝的梁武帝。于是,在王羲之身后100多年的梁朝出現(xiàn)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“學(xué)王”風潮,王羲之書法地位由此確立。梁武帝共搜集了“二王書法”(王羲之和其子王獻之)作品達15000多件,但是南北朝時期戰(zhàn)亂不斷,留存很少。
南北朝時期的晉武帝、元帝、宋明帝、齊高帝、齊武帝也都喜愛書法,于是當時的史書就有“天下珍之”、“諸王皆求不得,處處追尋”的記載。
但是,真正將王羲之推上“書圣”神壇的關(guān)鍵人物,則是唐太宗李世民,他可以稱得上是“最愛”王羲之的皇帝了。他不僅以帝王的權(quán)勢確立了王羲之書法的“正宗”地位,還開展了舉國上下甚至擴至海外的“尊王運動”。
《舊唐書·褚遂良傳》中曾有記載,唐太宗曾下令讓臣下“用金帛購求王羲之書跡”,一時之間,“天下爭赍古書,諸闕以獻”。最終,唐太宗、唐高宗兩朝內(nèi)府共收羅了王羲之書法二千二百九十紙,裝為十三帙、一二八卷。當時君王喜愛王羲之幾乎盡人皆知,于是王羲之的真跡在民間幾乎片紙只字難求。
唐太宗還留下了“智取”《蘭亭序》的故事?!短m亭序》是王羲之一生的巔峰之作,被稱為“天下第一行書”,連王羲之本人也認為《蘭亭序》已經(jīng)達到了“只能被模仿、無法被超越”的境界,所以特別叮囑后代,要作為“傳家之寶”悄悄珍藏。
后來,《蘭亭序》真跡傳至王羲之的七世孫手中,這個七世孫做了和尚,人稱智永和尚,也是中國歷史上十大書法家之一。由于智永和尚并無子嗣,所以就將《蘭亭序》傳給了弟子辨才。
但是,《蘭亭序》不在江湖,江湖卻到處都是它的傳說。作為王羲之超級粉絲,唐太宗當然也一直心向往之,他曾三次下旨向辨才索要《蘭亭序》,甚至以殺頭相逼,但是辨才就是一口咬定:自己根本沒見過什么《蘭亭序》!唐太宗很無奈,又寢食難安。于是,宰相魏征向唐太宗推薦了監(jiān)察御史蕭翼,稱此人足智多謀,或許能“智取”《蘭亭序》。
接下來的故事,就與向問天營救任我行的招數(shù)如出一轍了。蕭翼以熱愛書法藝術(shù)的“書生”身份與辨才結(jié)識,并以個人魅力逐步征服了他。一天,蕭翼把“自己珍藏”的幾幅不怎樣的王羲之真跡與辨才分享了一下,辨才頗受感動,當然也忍不住想顯擺一下自己的“頂級貨”讓好友開開眼,這就是傳說中的《蘭亭序》。
蕭翼得見《蘭亭序》真跡后,趁辨才不備偷走了它,然后亮明身份并出示了唐太宗的“征用詔書”。辨才失去真跡后非常難過,就如周杰倫在《蘭亭序》歌中唱到的那樣:“真跡絕,真心能給誰……”不久便積郁成疾,不到一年就去世了。
唐太宗得到《蘭亭序》后高興得幾天都睡不著覺,時不時就拿出來品鑒。直到死前,他還把太子李治叫到床前,反復(fù)叮囑他,一定要把這些他愛的“王羲之”和他一起葬到昭陵,特別是《蘭亭序》,讓這些書法永遠伴他左右。
帝王所好、下必效之。所以在唐宋時期,學(xué)習(xí)研究王羲之的風潮已經(jīng)勢不可擋,不僅后世的書法家們頗受王羲之的影響,之后的歷代帝王也無不對王羲之推崇有加。宋代的太宗、高宗、孝宗也都非常尊崇王羲之。但是此時,經(jīng)過戰(zhàn)亂和時間的磨蝕,王羲之存世真跡已經(jīng)很少了,宋代內(nèi)府所藏王羲之書法數(shù)量已經(jīng)銳減,僅能達到唐代內(nèi)府數(shù)量的十分之一,而能被視為真跡的僅幾件而已。
到了明清兩代,書法的興盛程度遠不及唐宋,但是仍然承襲了推崇王羲之的余波,從明成祖朱棣、明仁宗朱高熾到清代康熙、乾隆,都無不視王羲之的作品為珍寶。但是,到清代已經(jīng)鮮有王羲之真跡留存,盡管乾隆執(zhí)著地認為自己所藏是真跡,但是后來考證,也大多是高古摹本。
只有41字的珍寶
即將亮相嘉德秋拍的這件《草書平安帖》上,布滿了各種印章、題跋,數(shù)代人所進行過研究和評論都可在其中尋得蛛絲馬跡,其中不乏文征明、梁清標等名仕大家,之后又到了乾隆的內(nèi)府。
“《草書平安帖》最早見于宋代的《宣和書譜》,最早圖像記載則是在宋代潘師旦摹刻的名帖《絳帖》上,當時還是9行,但是到明代文征明手中就已經(jīng)變?yōu)楝F(xiàn)在的4行41個字了,應(yīng)該是原帖被一分為二了,而現(xiàn)在的是前半部分。”胡妍妍說,“王羲之的真跡或者高古精良的墨跡摹本歷代都十分珍貴,所以常常會被進行切割,這樣可以售價更高。目前各大博物館所藏王羲之都沒有太多字的,大多只有幾行?!?br/>
“乾隆皇帝在這件《草書平安帖》蓋滿了各種收藏璽印,而且還在日理萬機當中,做了很多此帖的研究和注釋工作,他甚至把這41個字用行楷工工整整地重寫書寫了一遍,做了一個釋文,之后還寫一個評語:“可亞時晴帖”(可以與時晴帖相媲美)。”胡妍妍說。
“時晴帖”指的是《快雪時晴帖》,是乾隆最為珍視的王羲之作品,“三希堂”(乾隆帝的書房)的“三?!敝?,也是現(xiàn)今流傳的王羲之最重要的一件作品,目前存于臺北故宮,為唐摹本,是臺北故宮的十大鎮(zhèn)館之寶之一。
一直到嘉慶時期,《草書平安帖》還在宮中,但是之后的歷史脈絡(luò)就不是非常清晰了。因為清朝末年,國事衰微,溥儀遷至東北時,所攜帶宮中寶物也一路都在變賣和丟失。到東北之后,很多東西都是藏在沈陽的“小白樓”中,但是之后兵荒馬亂,小白樓的很多東西也都丟掉了。
“藏家不愿太多透露收藏細節(jié),但他表示此帖在家中已經(jīng)收藏了七八十年,從未動過?!焙嘎墩f,“藏家考慮此時拿出拍賣確實與現(xiàn)在市場情況特別好有關(guān),因為保存這么多年,是否出手是一定要考慮大勢的,肯定會挑一個適當?shù)臅r機,不過也有個人原因。”
目前,嘉德并沒有公布此帖的估價,只是表示估價待詢?!拔覀兊念A(yù)測或者說期盼肯定是過億的?!焙硎尽>烤埂恫輹桨蔡纺懿荒艹浇衲甏号臅r《砥柱銘》創(chuàng)下的記錄,現(xiàn)在誰也不知道。但是起碼可以肯定的是,這只有41個字的《草書平安帖》可能要創(chuàng)下“最貴單字”的記錄了。
王羲之傳世書法
據(jù)統(tǒng)計,現(xiàn)存的唐摹本王羲之帖只有十五帖。
《快雪時晴帖》,《遠宦帖》,《奉桔帖》、《平安帖》、《何如帖》(三帖合裝)收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;
《喪亂帖》、《二謝帖》、《得示帖》(三帖合裝),《孔侍中帖》、《頻有哀禍帖》(二帖合裝),《游目帖》在日本;
《姨母帖》、《初月帖》(合裝于《萬歲通天帖》中)在遼寧省博物館;
《寒切帖》在天津藝術(shù)博物館;
《行穰帖》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(xué)附屬美術(shù)館。
注:凡注明“中藝網(wǎng)”字樣的視頻、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(wǎng)站專稿,如須轉(zhuǎn)載圖片請保留“中藝網(wǎng)”水印,轉(zhuǎn)載文字內(nèi)容請注明來源“中藝網(wǎng)”,否則本網(wǎng)站將依據(jù)《信息網(wǎng)絡(luò)傳播保護條例》維護網(wǎng)絡(luò)知識產(chǎn)權(quán)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