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水放馬灘出土文物價值連城
[中藝網 發(fā)布時間:
2002-04-18]
從天水放馬灘出土的7幅地圖,經專家多年來深入研究和考證,確定了它的成圖年代,并經有關權威機構認證,確定它是迄今為止我國發(fā)現的最早的實物地圖。1986年,在天水放馬灘一號秦墓出土了7幅地圖,均用黑線繪制在4塊大小基本相同的松木板上。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何雙全為首的課題組,對此進行了深入考證和研究,確定其成圖于秦始皇八年(公元前239年)。經國家測繪局確定,它比我國經實測保存至今的最早的傳世地圖——西安碑林中的《華夷圖》和《禹跡圖》早1300多年,比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圖約早300年。該地圖反映了戰(zhàn)國時期秦國所屬縣的行政區(qū)域、地理概貌和經濟概況。地圖中有關地名、河流、山脈及森林資源的注記有82條之多。令人驚嘆的是今天渭水支流以及該地區(qū)的許多峽谷在該地圖中都可以找到,與《水經注》一書的記載相符。圖中標明的各種林木,如薊、柏、楠、松等同今天渭水地區(qū)的植物分布和自然環(huán)境也基本相同。該地圖于1994年被定為國寶級文物。有關專家認為,該地圖為研究我國先秦發(fā)達的地圖學文獻資料提供了實物佐證,也是研究我國地圖繪制技術史的珍貴資料。
注:凡注明“中藝網”字樣的視頻、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,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“中藝網”水印,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“中藝網”,否則本網站將依據《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!
相關資訊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