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棟巷:古硯成新寵 拍場創(chuàng)天價
[中藝網(wǎng) 發(fā)布時間:
2015-07-28]
硯臺作為極具中國特色的傳統(tǒng)文房器物,在中華文化的發(fā)展與文明的傳播中,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。而從拍賣市場上來看,硯臺的價值也越來越被藏家所關(guān)注。
館藏珍品精彩絕倫
近日,上海博物館推出今年第三個大展《惟硯作田:上海博物館藏硯精粹展》,展覽以時間順序分為四個主題。第一部分“實用與氣度”,展現(xiàn)古硯自戰(zhàn)國秦漢至兩宋從初創(chuàng)到逐漸發(fā)展的階段。第二部分“粗獷與厚樸”,呈現(xiàn)的是元明時期的硯形風格。這一時期硯形變化多樣,已不復固定的樣式。
第三部分“良材與精工”,內(nèi)容以清硯為主。作為中國硯史的巔峰之作,清代硯材取用、造型、紋飾、雕琢工藝、題銘諸方面,多超越了前代,達到硯史的高峰。端、歙、松花、澄泥、紅絲、洮河等名硯各擅勝場;漆砂、磚瓦、紫砂、玉石也為硯用。硯的造型仿古、仿動植物、幾何形、隨形等,在清硯中各占一席。紋樣題材也更加廣博。雕琢技法以陰、陽線刻與淺浮雕為主,參以局部的鏤空雕,展現(xiàn)出生動、精致的風格。文人題銘硯在清代發(fā)展到極致,題銘內(nèi)容涉及硯的制作者或擁有者、硯的來源和開采、材質(zhì)與形制的描寫和贊頌,表達文人的認知、感悟、志向等思想情感。題銘書體則以行、隸、篆、楷、草為主,旁及金文、石鼓文等。此時,文人雅士參與制硯、刻銘已成為一種風尚。
第四部分“近世巨匠”則著重展示了海派硯雕開山鼻祖,20世紀最杰出的制硯藝人陳端友的作品。陳端友,名介,字介持,江蘇常熟人。少時在揚州問古齋碑帖店學徒,其師張?zhí)绞翘K州雕刻碑帖和石硯的行家。1912年隨師遷至上海,后參加了“海上題襟館金石書畫會”。其硯雕技法結(jié)合了中國傳統(tǒng)繪畫與西方寫實主義藝術(shù)的表現(xiàn)方法,作品形神兼?zhèn)?。陳端友制硯中,再現(xiàn)真實的自然生物與摹寫古物是其一生的追求,刀下的松蕈、甜瓜、竹節(jié)、螺螄,無不活靈活現(xiàn),洋溢著自然的勃勃生機,摹刻的古鼎古鏡也是逼真肖形。陳端友極其擅長把握自然物體的細微之處,被鋸后竹節(jié)的糙面、銹蝕殘破的古錢、池塘戲水的九龜?shù)鹊?,一塊塊頑石在他的刀下演化成靈物。寫實肖形、情趣盎然,確立了海派硯雕的風格,對后世硯雕影響巨大。
拍場天價屢屢出現(xiàn)
在西泠印社2009年秋拍中,吳昌碩、沈石友、邵松年銘“和軒氏紫云硯”,估價80萬至120萬元,成交價則達到了548.8萬元,創(chuàng)造了文人用硯的最高紀錄。似乎是這個紀錄太搶眼了,“掩蓋”了許多頗具賺錢效應的佳作,而從中我們看出硯臺投資的真諦。
在這場拍賣會上,有一件唐云舊藏的張之洞銘大西洞端硯,估價10萬至15萬元,成交價則達到了36.96萬元。而其上一次出現(xiàn)在拍賣市場上,是在2008年上海工美的春拍唐云•方去疾藏品印章專場中,當時的估價為3000至5000元,成交價為28000元。不到兩年的時間,這方硯臺升值了十多倍。同樣是唐云舊藏的硯臺,海螺紋白端硯此次的成交價為89600元,而在2008年的專場拍賣中的成交價格為78400元。之所以會產(chǎn)生這樣的差別,還是在于前者所蘊含的歷史價值。
大西洞端硯的銘文為:重開大西洞硯,無競居士。無競居士是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的號。這個銘文記載了清光緒十五年(1889年),時任湖廣總督的洋務派首領(lǐng)張之洞批準硯工重開淤塞多年老坑的史實,這是歷史上最后一次有組織、有規(guī)模的老坑采石,所得的這批老坑石皆為珍品,時稱“張坑”。此硯為目前所存的唯一一方張之洞銘文的端硯,亦是張坑端硯的標準件。硯臺半璞半琢,石色天青,石質(zhì)細潤,叩之為木聲,為硯中的極品。雖然可能因為品相問題,在2008年的拍賣市場上沒有拍出高價,但是金子總是會發(fā)光的,在此次拍賣會上,終于拍出了其真正的價值。
硯臺的收藏要把握好三個方面:第一是選材,第二是雕刻工藝,第三是造型品相。除此之外,近年來許多人也非常關(guān)注硯臺的人文背景,故有“硯貴有名,身價倍增”的流傳,指的是硯臺上面的銘文。但對于許多人來說,關(guān)注銘文只是關(guān)注上面的收藏者,而對于其中所包含的“故事”卻會忽視。在2007年的拍賣市場上,有一方吳湖帆、潘靜淑銘大西洞端硯,估價6萬至8萬元,成交價則達到了71.5萬元。上面的銘文中有“梅景書屋吳湖帆、潘靜淑同珍書畫佳研”的字眼。顯示出其吳湖帆、潘靜淑夫婦當年用硯。吳潘夫婦相敬如賓、恩愛有加,在當年海上畫壇是出了名的,夫婦倆刻有多方合名章,但是兩人合銘的硯臺卻是首次看見。硯銘刻于1939年春天,3個月后,潘靜淑因患闌尾炎延誤診治而病故,這方硯臺及其銘文成了吳潘夫婦恩愛一生永遠的見證,也成為了拍出天價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文人制硯“錢途”可觀
在今年上海工美的春拍中,汪志良刻長門式觀瀑紋歙以20.7萬元成交。此硯石出江西婺源龍尾山之眉子坑,硯作“長門式”眉紋清晰細長甚雅致,布滿硯面,硯背為當代畫壇英彥任重君所繪《觀瀑圖》,由墨友齋主汪志良精心鐫刻,徐云叔撰寫銘文。
硯雕與玉雕一樣,是一種艱苦細致的技術(shù)工作,從設(shè)計開始到完成工序是一次性的。硯雕藝術(shù)品不但有巧、妙、絕的技巧和別具匠心的構(gòu)思,而且硯的造型雕飾體現(xiàn)著雕刻、繪畫、書法、篆刻、造型以及文字等方面的藝術(shù)修養(yǎng)。硯雕的精髓強調(diào)“以刀化筆”、“隨石賦形”、“以意為之”,力求達到“天人合一”的藝術(shù)境界。所刻山水人物、花鳥魚蟲、博古器物等題材皆透露出一種高曠脫俗的風雅神韻,濃郁的書卷氣充滿了浪漫的詩意。
在2010年北京保利拍賣會上,一件清道光二年梁振馨刻阮元銘端石巧雕硯,成交價39.2萬元。硯主體雕刻歲寒三友的意象,硯額雕有三人騎駿馬馳騁之圖,并書“歲寒三友,天成石文。臨池圓月,墨雨香云?!甭洹安笨睢K袂嗨蓤砸悴话?,翠竹挺拔多姿,冬梅傲雪孤傲,無不表現(xiàn)出高潔的品質(zhì)。本品刻工技藝的純熟、造石的優(yōu)良、題記書法的工整,堪稱“三絕”。此硯可被稱為“自有天然硯,山林景可嘉”,珍藏、欣賞之時,似有墨香裊裊。
汪志良雖然年輕,但潛心研究歷代名硯雕刻,認真觀摩各大博物館館藏古硯珍品,并從古硯雕刻里吸取大量雕刻技法。天道酬勤,由于刻苦努力和多方面的修養(yǎng),在硯雕藝術(shù)上取得了顯著成果,其作品備受藏家珍愛。其師從著名篆刻家徐云叔,從傳統(tǒng)的文人篆刻中吸取了很多靈感,特別是在為一些文人名家雕刻硯臺的時候,往往利用石頭本身的一些特性,與繪畫相結(jié)合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畫面。
硯作為一種文化載體,是歷代文人心目中的圖騰。藝術(shù)的本質(zhì)是表現(xiàn)美,藝術(shù)家則要把人文精神賦予作品來彰顯美。我們有理由相信,風格端莊厚重、紋飾簡潔、優(yōu)雅精致、生動活潑、追求風韻的文人硯雕將成為收藏市場的寵兒。
注:凡注明“中藝網(wǎng)”字樣的視頻、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(wǎng)站專稿,如須轉(zhuǎn)載圖片請保留“中藝網(wǎng)”水印,轉(zhuǎn)載文字內(nèi)容請注明來源“中藝網(wǎng)”,否則本網(wǎng)站將依據(jù)《信息網(wǎng)絡(luò)傳播保護條例》維護網(wǎng)絡(luò)知識產(chǎn)權(quán)!
相關(guān)資訊: